初夏5月,资中县太平镇双龙社区的100亩小麦成熟了。收割机在翻滚的麦浪间来回作业,一簇簇麦穗被卷入收割机仓,收割、脱粒、除杂一气呵成,搬运、烘干、装袋,双龙社区随处可见干部、群众忙碌的身影。
而这100亩金色麦田,在2023年之前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撂荒地。
“想要兴业富民强村,必须探索、摸索出适合本村的发展之路,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太平镇双龙社区党委书记胡龙彬表示,自2022年以来,太平镇积极落实“撂荒地整治”和“大豆扩面”工作要求,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统筹利用撂荒地,稳定并提高粮食种植面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双龙社区在太平镇党委的领导下,围绕“一村一策”发展思路,结合村情找思路、寻方法,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之路。
有效治理撂荒地
因地制宜种植小麦
“这片地地势起伏较大、零散不成片,撂荒很多年了。”胡龙彬指着刚刚收获完小麦的田,介绍道。
2022年,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双龙社区将这片撂荒地进行治理,有效开垦出100亩土地,于2023年套种玉米、大豆,并试种小麦。今年5月,双龙社区完成撂荒地治理后,收获了第一批小麦。
胡龙彬介绍,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这片治理出来的土地实行4年免租制度,由村集体出资统一复耕、耕种、出售。
谈及为何选择种植小麦,胡龙彬介绍,双龙社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撂荒地治理,加大种植粮油作物力度,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同时,双龙社区有种植小麦的传统,本地的土壤和气候适宜种植小麦。
想方设法
努力让土地价值实现最大化
如何才能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最大化?这也是双龙社区党委经常思考的问题。 “节约成本,增加产量,提升品质。” 胡龙彬介绍,通过开会研究、现场讨论,大家想出了一些办法。
如何进一步控制成本呢?
“我们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失,大部分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劳动能力较差。”双龙社区副主任孙华东表示,针对这一实际,该村充分利用太平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提供的机械化服务和本村自身的农业机械,实现机械化作业率60%以上,有效减少人工成本投入。
除了控制成本外,提高小麦产量、提升小麦品质,也是关键。“好产量和好品质,可以帮助我们卖出更好的价钱,得到更多的收益。”孙华东表示,这批次小麦播种时,村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手动播种,后期从施肥到防病害,大家都互相配合、积极管理。
“今年这100亩小麦产量在3万斤左右,根据以往经验来看,今年每亩增产10公斤左右,净收益达每亩120元。”胡龙彬介绍,通过前期土壤改良、大规模耕种、技术培训等措施,今年的亩产得到了有效提升,取得较好的收益。
除此之外,为了让土地不闲置,双龙社区实行玉米(大豆)-小麦轮作种植。让这片开垦出来的土地,实现价值最大化。
总结经验
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我们也处于摸索阶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明年做得更好。”胡龙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从无到有、从撂荒地到产粮地,村民们纷纷表示,在村党委的带领下,自己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很有信心。
“预计今年9月前,我们将建成太平镇农产品粗加工中心,同时,积极探索农事服务中心社会化服务项目,创造发展产业链,大幅增加农业生产附加值。”太平镇人大副主席曾天成介绍,2024年1月,太平镇积极整合资源,17个村(社区)入股,成立资中县蜀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公司进行统一运营管理,提供“育、耕、种、防、收、烘、储、销”全链条保障服务,带动各村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