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村道四通八达,竹篱笆围栅的菜园美观齐整,流经镇域河流绿水荡漾、波光粼粼……盛夏七月,隆昌市圣灯镇全面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绘就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党群连心,共绘农村面貌改善美好蓝图
“姚大娘,我记得你们家厨房还没铺砖,现在农村面貌改善政策来了,我给你讲下具体补贴政策……”7月18日上午,圣灯镇圣光村10组联户员陈会聪入户宣传农村面貌改善相关政策,登记村民需求。
党建引领宣传墙
据了解,圣灯镇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农村面貌改善“微网格”模式。把全镇113个村(居)民小组划分成209个“微网格”,从每个“微网格”里的离职党员、退役军人等群体中,推选出一名联户员参与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发挥人熟、地熟和情况熟优势,负责宣传政策、收集诉求、参与“一户一策”方案制定。
介绍“五村两社区”作战图
“围绕农村面貌改善工作,圣灯镇坚持党建引领,紧扣‘万亩稻虾•肉羊养殖示范镇、农工文旅融合发展特色镇’目标,创新探索农村面貌改善‘微网格’模式,形成‘22558’总体思路,系统推动农村面貌改善工作跃上新台阶。”站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五村两社区”的作战图前,镇党委书记余治佑语气坚定。
党员率带,掀起农村面貌改善高潮
“农村面貌改善是个好政策,屋头、墙上、院坝、入户路、阳沟……这些最该干的活路,想不到还有政策补贴,当时我就第一个报了名。”说这话的是天螺村5组党员李世明。他家刚刚做完墙面真石漆和客厅硬化,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敞亮的客厅,他脸上洋溢着笑容。
通村入户路
水清岸绿
“现在路也宽了,一些闲置的杂物棚、危旧房拆除了,整体更美观。村上有这么大变化,党员干部起了好的带头作用。”大桥村1组石柱湾的巫崇德老人,边说边带记者看他家改建后的干净整洁的厨房、厕所,新硬化的入户路连接村道和院坝,出行也很方便。
田园生机盎然
农村面貌改善时间紧、任务重,圣灯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农村面貌改善领导小组,下设14个专项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农村面貌改善各项工作。同时,通过动员广大党员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参与,干群齐心协力,迅速确定农村面貌改善目标任务。结合群众意愿,严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乱治什么”原则,明确实施项目27类。其中,户属设施项目9类涉及农户3507户(其中改厨、改厕、入户路、土坯房整治等群众迫切需要改造的户属项目2016户,占项目总量的57.5%),水、电、气、路、讯等基础设施项目18类,总计投资6094万元。
厘清包联,注入农村面貌改善动力源
“在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行动过程中,项目、资金是最大问题。在这方面包联部门给予我们很大支持。”圣灯镇人大主席罗脊屹说。
干净整洁的院落
自启动包联工作机制以来,内江市人大带领市、县两级11个包联部门快速反应、快速落实,成立攻坚队,与圣灯镇镇村干部一道,将办公地点搬到村(社区),召开包联会议,开展帮扶指导,深入项目一线、到农户家中,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提升方案。同时,包联部门通过“打捆项目资金 整合行业资源”等方式,从资金帮扶、项目争取、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帮扶,投入26.68万元解决三类户人员的厨房、厕所改造和土坯房改造,投入55.2万元建设“两区四院”,即集中晾衣区、垃圾分类处理区、四微庭院,打造田园式新乡村。
截至目前,圣灯镇已收到包联部门资金支持累计180余万元。
巧匠助力,细琢农村面貌改善品质工程
“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以来,在家门口就有活干,不出村每天都有200多元收入,还能建设家乡,让我特别高兴。”装瓦匠张忠功质朴的话语,让人切身感受到农村面貌改善带来的诸多好处。
屋后的砖砌步道
事实上,在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之前,村民们既充满期待,又对工程质量表示担忧。圣灯镇巧用乡亲们熟悉的在乡匠人,征集本地能工巧匠、技术能人参与项目建设。据了解,70%以上的工人都是本地能人巧匠、技术能人;并从中选取有实力的施工队伍,整体把控工程质量和进度,实现了村民靠前监管、项目快速推进、本地就业增收,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庭院美观、整洁
截至7月17日,圣灯镇已完成户属设施项目2096户,占目标任务59.7%,超时序进度约14个百分点。
圣灯镇党委书记余治佑表示,预计在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户属工程。下一步,将着重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和治理水平,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扎实做好农村面貌改善工作,高质量描绘圣灯镇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