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6月1日,记者走进位于东兴区田家镇万年村的勇巍养殖家庭农场,远远地便听到此起彼伏的牛叫声。走进农场内,映入眼帘的是标准化肉牛养殖圈舍,工人驾驶着撒料车在宽敞的牛棚里为两侧栅栏中喂养的肉牛“上菜”,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和水牛纷纷将头从栅栏空隙中探出,准备饱餐一顿。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养殖家庭农场的饲料制作和喂养过程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和专业化。工作人员只需将玉米、稻草、小麦等秸秆投入搅料机,通过粉碎、密封、发酵等工序,加工成青贮饲料,一系列自动化设备不仅确保了饲料的科学配比与高效产出,更为肉牛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均衡的营养保障。
勇巍养殖家庭农场的创立者杨信军,是一位有着丰富肉牛养殖经验的老行家。多年在成都、泸州等地打拼,让他萌生了回归故土、在内江本土施展拳脚的想法。当地政府在了解到他回乡创业的强烈愿望后,积极帮助寻找合适的养殖场地并协调好村民之间的土地流转。去年1月,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配备有办公室、生活区、消毒室、沼气池、堆粪棚等牛场设施的勇巍养殖场,实现无公害化科学养殖。
谈及创业历程,杨信军满怀激情:“得益于肉牛养殖行业的稳步发展以及东兴区政府的强力扶持与引导,我去年1月回到家乡创业养牛。初期,我从内蒙古、新疆引入优质西门塔尔肉牛,去年底成功出栏125头。今年,我们除了继续饲养西门塔尔牛,还新增了水牛品种,目前存栏肉牛已超300头。”
如今,杨信军的肉牛养殖场已初具规模,一头头健壮的肉牛成为了他创业成功的生动写照。在“尝到”养殖肉牛甜头后,今年下半年,他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再买入几百头肉牛进行养殖,以青贮饲料精细化喂养,预计每头出栏时可达到1200斤至1500斤,全年预计总共出栏500余头,产值600余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近年来,东兴区大力发展肉牛产业,遵循“种养结合、草畜配套、适度规模、标准生产、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构建饲料生产、生态养殖等体系,探索畜牧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牛路子”,引领肉牛羊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迈进,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劲的“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