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去叶、装筐……眼下正是花椒采摘季,在隆昌市石燕桥镇四方井村、黄牛垭村花椒基地,椒香四溢,一派丰收景象。
村民们三五成群,忙碌着干活。“把分散的枝头从根部剪掉,保留主干,修枝塑好树形,留足空间,来年枝头就会挂满果。”隆昌市开心花椒种植农民专合社负责人舒銮洪,正在指导村民修剪花椒树。
舒銮洪(右)指导村民剪枝
“发挥新乡贤带动作用,让群众走上共同致富路,新乡贤舒銮洪是这方面的示范榜样。”石燕桥镇相关负责人说。
谋产业
荒地变身“金土地”
20世纪90年代,农村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舒銮洪看到村里荒地可惜,便想将其利用起来。为此,他把葡萄、桂圆、柑橘、板栗、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列出来,对产量、销售市场、贮存方式、经济效益、劳动成本等逐一比对,最终决定种植青花椒。
舒銮洪(左)察看花椒
2004年,舒銮洪初期种植了7亩花椒树,边干边总结经验。2011年7月,他联合10户种植户,成立隆昌市开心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年底分红。如今,合作社有社员310余人,种植花椒1200余亩,“荒土地”变“金土地”,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去年遭遇极端干旱天气,导致今年花椒减产近三成,但花椒价格涨幅达40%,预计亩产800斤左右,产值约240万元。”舒銮洪说。
助增收
打通村民家门口“致富路”
产业兴盛,为当地老百姓带来家门口增收致富希望。花椒产业发展以来,陈先富、刘代琼等村民,常年在基地务工,修枝、施肥、除草……一年下来,收入接近2万元。“既照顾得了家,又挣到了钱。”陈先富满意地说。
花椒种植基地
花椒采摘现场
“采摘花椒的这40多天,勤快多干,每天能挣120元”。60多岁的村民胡启召笑着说。
“进入花椒采摘期以来,每天用工量在40人左右,高峰期达80多人。”舒銮洪说,花椒的田间管理和采摘是手工劳动,需要大量劳动力,给许多留守老人和困难群众带来“家门口”挣钱机会。
从星星点点到规模成片,浑身长满“刺疙瘩”的花椒树,已成为开启乡村振兴之门的“金钥匙”,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勇创新
为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花椒能丰产,技术是保障。为保证花椒产量和质量,舒銮洪引领专合社,先后与重庆市农科院、江津区农委、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林科院、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开展合作,探索出青花椒矮化密植、主枝回缩、压枝摘心、催老促花等新技术,有效解决传统种植导致的椒树高大、管理困难、采收成本高等难题,成功培育出新品种—开心花椒1号和2号,亩产量由原来的30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
村民剪枝
新建蓄水池、铺设管网、早晚叶面喷水……专合社实施一系列保水抗旱措施,自主研发花椒上料机、选刺机、手动研磨器等6项专利产品,为精品化、高端化发展打下基础。
在规模化种植基础上,合作社不断提高青花椒产品附加值,延伸花椒产业链,在花椒颗粒、花椒粉等产品基础上,研发椒籽枕、祛风除湿药包等保健用品。作为隆昌早期种植花椒的农民专合社,先后获得“市级示范社”“优秀农民合作社”“绿色农业诚信示范单位”等荣誉。
强品牌
特色花椒走向国外
据了解,为创造行业品牌,保护知识产权,合作社还及时注册“汇宏开心”“友椒情”“椒啦啦”等共12件专属商标。2018年6月,成功申请注册了“青花椒.com”国际网络域名,专属开心花椒专合社,使用期长达10年。
“椒”香四溢
果实累累
目前,开心花椒合作社在省内外创建了37个开心花椒连锁加盟基地,共种植花椒6000余亩。2018年,在非洲莫桑比克建立了开心花椒第一个国外基地,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近年来,石燕桥镇也积极探索“新乡贤 ”模式,汇聚乡贤强大合力,发挥乡贤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新乡贤关注家乡、反哺家乡、回归家乡,让乡贤成为产业兴旺带头人,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