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省委、省政府寄予内江“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奋力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的殷切期望。内江必须自觉肩负战略使命,加快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一、深刻洞察内江城乡发展关系的演进趋势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从规律意义上把握内江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经纬和前进方向。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城乡关系演变的物质因素。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和乡村逐步分化。到了近代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各国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这一制度也扩大了贫富差距,使得“城市病”、城乡二元对立等问题愈发严重。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而内江城乡融合发展底子薄、基础差,二元结构尤为明显。内江城镇化率只有51%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既面临城市建设更新问题,又面临乡村面貌改善问题。县域经济规模小,农村产业层次低,人口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予内江城乡融合发展新机遇,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充满期盼。立足内江实际,在洞察城乡发展关系的演进趋势中全面分析和把握内江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问题,以高度的使命感扎实推进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二、牢牢坚守内江城乡融合发展的人民属性
人民性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本质特征。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制度安排,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须适应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让全体人民共享城乡融合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建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形态,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判城乡融合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使城乡融合发展能听到人民声音、体现人民意愿、贯彻人民意志、实现人民利益。
三、聚焦解决内江城乡融合的重点难点问题
统筹推进县城城市更新和农村面貌改善,以县城和农村为工作重点,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镇功能品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破除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为目标,理顺理清内江城乡要素流动关系,重点聚焦内江城乡融合存在的“劳动、土地、资本”等资源要素分配、流动问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依据市场经济原则,推动城乡要素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领域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好隆昌稻田虾、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等“土特产”文章,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顺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推动城乡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质升级,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变,保障城乡就业养老充分供给,推动城乡教育医疗优质发展,加快城乡文化融合发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任务,必须统筹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加强制度政策的顶层设计,坚持共同富裕的前进方向,建立推进保障的长效机制,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发展共同体。